本刊讯 今年以来,舞阳县以“十大战略”“十大项目”“十大工程”等“六个十”为抓手,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强化人才、土地、资金要素保障,挖存量、扩增量、强征迁、引资金,全力守底线、抓发展、促赶超,确保了疫情不失控、发展不失速,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位居全市第一;1-5月份累计增长7.5%,位居全市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1.7%,工业投资增速46.8%,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2.1%,技改占工业投资比重57%,均居全市第一,税收收入10.1亿元,同比增长94%,全口径收入增幅全市排名第一,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起势发力、跨越发展的势头迅猛,实现“季度红”“半年红”。 一、招商引资全面突破。按照“谋划一批、对接一批、洽谈一批、签约一批、落地一批”的要求,用足用活产业招商图谱,充分发挥驻深驻沪办事处作用,大力实施产业链招商、项目招商、园区招商和网络招商,形成了招商项目接续落地、梯次推进的招商格局。面对疫情不利影响,利用网络平台开展“云签约”“云洽谈”,线上线下齐发力,加强与中介机构、招商大使的联系,确保招商引资“不断档”。今年以来,全县共签约落地了总投资259.8亿元的年产4000吨光稳定剂、舞铁顺达电商物流园等项目14个,总投资138亿元的新疆特变新能源科技创新产业园项目也将于近期签约落地。6月中旬,县领导赴深圳考察学习,围绕文旅融合、新能源等领域,先后与深圳文交所、翠林投资控股、康佳集团、华侨城集团等6家国内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对接,并与深圳华侨城集团就贾湖文化保护开发项目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同时,不断加大引资力度,1-4月份,实际利用境外资金2007万美元,利用省外、市外资金36.5亿元。 二、项目建设推进有力。严格落实项目推进“五个一”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五大例会,创新推行周三项目现场办公日等制度,并提出了“过了五一看舞阳”“过了七一看舞阳”“过了十一看舞阳”三个节点,围绕“六个十”重点工作,抓重点、重点抓,提振信心,干有方向,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大抓项目、大上项目的热潮。三个一批推进有序。先后开展“三个一批”活动4次,签约项目10个,总投资57.8亿元;开工项目52个,总投资304.53亿元;投产项目11个,总投资53.03亿元。谋划第五期“三个一批”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20.9亿元;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164.36亿元;投产项目1个,总投资8亿元。十大项目强力推进。主动对接全市“1+8+N”体系,围绕“以盐强县、以农富民、以文增信”战略实施和盐化工产业向食品添加剂、医药化工、绿色食品、新能源转型发展,按照抓重点带全局的思路,谋划实施了投资强度大、发展前景好、带动效应明显的“十大动态项目库”,建立一项目一专班,一项目一服务队伍,强力推进项目进展,三个五百亿项目进展快速。总投资120亿元占地1200亩的金大地公司联碱绿色转型产业园项目,于5月18日已经通过省级联审联批,安评报告已上报,环评已公示,首开区土地已摘牌,完成1100亩土地征收,创舞阳征收史最快速度,于5月22日提前开工建设,拟于2023年10月建成试生产,2023年12月份达产达效。总投资103亿元占地700亩的盐化工升级创新项目,目前正在加快推进,两大项目全部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碱生产基地、氯化铵生产基地,以及食品级医药级注射级小苏打生产基地。总投资50亿元、占地150亩的常安制药高端原料药生产基地和CDMO研发总部基地项目,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二期项目年底前有望落地建设。投资106亿元占地1000亩的食品产业园,首开区项目已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预计招引各类食品企业300家以上。投资138亿元的新疆特变新能源创新园区项目近期将签约落地,涵盖风力发电、地热供暖、液钒储能等多个新兴业态,项目投产后,将在全市新能源生产利用、节能减排等方面开先河。 三、创新驱动引领有效。一季度,在全面落实各项惠企政策1383万元的基础上,投入财政创新引导资金650万元,撬动60家规上企业投入研发经费3.11亿元,撬动比例近50倍。1-5月份完成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备案,组织申报4家国家高新企业,完成科技合同转让1亿元,完成42家企业研发投入2.62亿元,先后促成20多家重点企业总投资70亿元,新上奥凯医药工程技术研发中心、豫博研发中心等19个科技创新平台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