潦寒:作家、学者、听岳书院创始人,现在某大学执教。 主要作品《学爸学霸:一位作家的家庭教育手记》 、《文化营销》、《中国文化产业分析》,散文随笔《故乡在纸上》《反抗者》,短篇小说集《一个村庄的64个人》,长篇小说《封口——中国营销界的罪与罚》、《歇斯底里》、《沉默无处安放》。 创作经历 潦寒 十四岁开始发表作品。在多家媒体任职,2002年进入《销售与市场》任记者,开始接触知名企业家与经济方面的著名人士。2004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化营销》,此书多所大学作为辅助教材,被评为文化产业必读100本书之一。2005年出版《大败笔》。2007年由春风文艺社出版《故乡在纸上》,由著名散文家夏坚勇先生作序,“栗门张”作为作者出生的一个村庄,成为一种散文地域写作的典型代表作品。书中的文章被多家刊物选发。经过五年的反复修改,2012年河南文艺出版《故乡在纸上》(修订版)。2007年,河南文艺出版了《中国文化产业经典案例分析》。 2007年创作的《封口——中国营销界的罪与罚》在“营销第一网”连载全书的三分之一时,点击率高达百万。机械工业出版社于2011年作为重点图书出版。2010年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凤凰联动出版了《总裁思想》。2011年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总裁访谈》。2008年至2010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歇斯底里》是由发生在河南省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开胸验肺”事件为底蕴,反映这个时代一个小人物与庞大的社会机器抗争的压抑的无奈与悲凉的无助。以“现代版的《儒林外史》”为主轴,真实的揭示了当下体制内的“知识分子”的奴性与龌龊,被凤凰网誉为“最具良心的作家”。 2010年至2022年创作的《沉默无处安放》,以农村城市化过程中伦理瓦解与生存空间的碎片化为主题,反映中国人活着寻找尊严的艰难过程。同时,随笔《反抗者》以西方的左拉、萨特、赛珍珠等十八位知识分子为题材,试图寻找中国当下的知识分子精神与人格尊严的反抗意识。 2019年,经过第三次修订的《故乡在纸上》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豆瓣评分9.1分,并入围第八届鲁迅文学奖。同年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了短篇小说集《一个村庄的64个人》。2023年,在辽宁出版集团万卷出版公司出版了《学爸学霸——一位作家的的家庭教育手记》,并创作出了《一个村庄的64个人》的姊妹篇《一个城市的64个人》…… 潦寒先生接受河南广播电视台睛彩中原频道记者专访谈创作心得 1.人才是被蹂躏出来的。 2.无知面前,人人平等。 3.耐心是最大的艺术。 4.人生最难的不是决策,而是承受。 5.我的尊严在思想里面,我的思想在故事里面。(长篇小说《歇斯底里》扉页文字) 6.语言就是思想。 7.写作无它,说人话耳! 8.小说不是将故事写的很复杂,而是写出故事的复杂性。 9.真正的作家是上追问人的尊严,下守住做人的底线。 10.事情荒谬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了传奇。 潦寒哲言 1.想当一个好人,结果成了帮凶。 2.大家都在追逐自己不应该得到的东西,才感觉活着越来越没有尊严。 3.这个世界的最大麻烦是,有一部分人永远不想让另一部分人知道事情的真相。(长篇小说《封口——中国营销界的罪与罚》扉页文字) 4.我们缺乏足够的道德勇气,谎言才在阳光下朵朵盛开。 5.宁受奴役,不做奴才 6.人无正气,即是俗气。 7.正直是对敌人也要讲公平。 8.真理,就是不让屁股决定脑袋。 9.人可能活得很无奈,但不能活得很无耻 10.人到中年和时代和解,与自己死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