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作为地方农村金融主力军,近年来,漯河市农信社在上级行和地方管理部门的指导下,着重强化对现金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多措并举落实好人民币管理规定和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夯实现金管理“四张网”,持续提升人民币现金及反假货币工作管理水平,积极维护了漯河市良好的金融秩序和人民币流通服务环境。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网”。农信社高度重视人民币管理工作,成立组织,加强领导,明确人民币管理工作领导和部门,负责对全市农信系统人民币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工作规划、指导协调等。定期召开全系统人民币管理工作专题会议,传达上级有关人民币管理工作精神,不断提高对人民币管理工作的认识、管理水平,全力做好人民币各项工作。 制定工作制度,编实“防护网”。农信社及时学习人民银行下发的最新人民币管理制度,统一执行标准,陆续修订完善了《人民币收付工作管理办法》《人民币防伪机具安全管理制度》《冠字号码查询工作管理办法(暂行)》《现金库存限额管理办法》、《疫情期间现金业务处理制度》等,形成系统的人民币管理制度,做到实际业务操作中有规可依、有据可查,依法合规操作,不断推进人民币管理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员工培训,各各网点制定不同层次学习计划,定期组织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有效提升了运营人员对应知应会知识的掌握和业务处理能力 。 提升服务效能,夯牢“考核网”。农信社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做好小面额现金供应及硬币自循环工作,加强考核,市级层面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管理人员人民币管理工作职责,把网点人民币管理工作纳入到考核中去,每季度对全辖信用社实地检查督导。定期对全辖人民币管理情况进行通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建立从严管理的工作机制。 创新活动形式,铺开反假“宣传网”。农信社把识假、防假、反假作为一项日常工作常抓不懈,充分发挥机构点多面广、人员地熟的优势,以网点为阵地,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方式,持续加大对公众识假、防假、法制意识的宣传力度,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对假币危害性和反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切实维护自身利益,维护人民币形象,净化人民币流通环境。今年前5个月,全辖共发放宣传页5万份,推送公众号20余篇,进村入户宣传260余次,宣传成效得到辖区居民一致好评。(欣 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