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 微
近日,广东扬山联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合精密”)首发申请上会。公开资料显示,联合精密主要从事精密机械零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品包括活塞、轴承、气缸、曲轴等,广泛应用于空调压缩机、冰箱压缩机和汽车零部件等多个领域。
对于产能利用率和产销比都接近饱和的联合精密而言,上市无疑对其未来规模扩大有益,但是其自身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
光鲜业绩背后的隐忧
根据联合精密招股书内容显示,此次IPO,其拟在深交所主板公开发行不超过2698.3334万股,占公司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拟募集资金48418.50万元,分别用于广东扬山联合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新增年产3800万件空调压缩机部件、200万件刹车盘及研发中心扩建项目、安徽精密零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安徽压缩机壳体产业化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翻看联合精密这几年的业绩不难看出,其营收和净利润表现还是呈上升趋势的。
2018—2020年业绩2021年1-6月,联合精密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7837.91万元、34343.24万元、45139.58万元和33165.73万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7810.74万元、34331.19万元、45005.59万元和33161.72万元。
同期内,联合精密分别实现净利润为3255.17万元、6385.75万元、8447.76万元和5062.81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321.61万元、6191.11万元、8342.28万元和4999.71万元。
仅从营收和净利润来看,联合精密表现不错,但是看看其净现比及和收现比不得不叫人担忧。
此外,联合精密主营业务收现比分别为1.03、0.83、0.86和0.85;净现比分别为1.89、0.64、0.80和0.61。众所周知,收现比小于1,说明收现小于账面收入,应收账款有成为坏账的可能性;同样,净现比小于1,则很有可能出现单位成本费用高于单位收入的情况,简言之,就是我们说的卖得越多,亏得越多。总体而言,联合精密高业绩的含金量并不高。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期内,联合精密的负债合计10,823.29万元、19,336.35万元、31,628.44万元和40,739.04万元,流动负债占负债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6.22%、94.34%、89.95%和91.85%;其流动比率均低于2,速动比率除2018年外各期均低于1,说明其偿债能力较弱。
供应商存疑
招股书内容显示,联合精密主要采购的原材料为废钢,2018—2020年,废钢占其采购总比例的45.95%、43.39%和49.59%。其中,中山市润兴再生资源回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山润兴”),分别是期间联合精密第二、第一、第一大供应商,合计采购金额达7386.23万元;广东省龚诚再生资源回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龚诚再生”)2019、2020年为第二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合计3281.73万元。
但是,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内容显示,中山润兴成立于2018年1月19日,其注册资本在2018年8月20日由10万元变更为500万元。就在同一年,其已经成为联合精密的第二大供应商。可是,当年中山润兴的从业人数只有7人,缴纳五险的人数仅为1人。该公司2019年、2020年缴纳五险的人数为2人。
天眼查信息显示,与中山润兴联系电话相同的企业有182家,有媒体拨打该手机号无人接听,通过该手机号添加微信后与对方取得联系,对方称“我们这边是办证的”,并向记者发送了“亿信办证会计”的地址。
另据公开资料显示,龚诚再生成立于2018年12月24日,次年就成为联合精密第二大供应商。2019年和2020年龚诚再生缴纳五险的人数为1人、4人。
那么,为什么刚成立不久的公司就能够成为联合精密的头部供应商,是否有资格成为头部供应商,联合精密在选择供应商时是如何制定标准和条件的,其与以上头部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其他关系,这些问题还都没有明确的解释。
大客户依赖症
联合精密招股书数据显示,2018-2020年及2021年1-6月各期末,其对前五大客户的依赖程度较高。报告期内,联合精密对前五大客户的销售占比分别为97.68%、97.03%、97.15%和93.69%,其中对第一大客户美的集团的销售占比分别为67.06%、77.02%、76.90%和68.65%,处于较高水平。对此,联合精密表示,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龙头企业的特点仍可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其坦承:“如果龙头企业由于自身原因或宏观经济环境的重大不利变化减少对公司产品的需求,而公司又不能及时拓展其他新的客户,将导致公司面临经营业绩下滑的风险。”
对于大客户的依赖直接带来的可能是联合精密话语权的逐渐降低,这一点在应收账款方面体现得尤为明显。
报告期内,联合精密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382.40万元、12487.31万元、17728.64万元和21157.39万元,应收账款余额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0.11%、36.36%、39.28%和31.90%(年化后)。同时,上述时期内,联合精密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3.30次、3.29次、2.99次和3.41(年化后),而行业可比公司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6.42次、5.84次、4.94次和5.37次。除了2021年上半年之外,联合精密其余各期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同行业公司中垫底。
此外,联合精密的存货周转率情况也不太乐观、报告期内,其存货周转率分别为3.91次、3.54次、4.44次和6.60次,而行业可比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平均值分别为4.59次、4.78次、4.87次和4.93次。
业内人士表示,存货周转速度越快,表明存货流动性越强,从而带动企业变现能力增强,而背后可能直接体现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