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大漠西域第一历史名人鸠摩罗什负笈东来诠释佛教文化,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广为流传的最美佳话。一部弘扬高僧鸠摩罗什大爱无疆道德品质及奉献精神的大剧,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委、行署和宣传部、文联领导和支持下,新豫众多爱心人士、文艺家、表演艺术家共同努力之中,即将搬上舞台。 《塔铃悠悠》剧组牵头人王光姣在研读鸠摩罗什的有关资料 鸠摩罗什是世界著名的佛学家、哲学家和翻译家,是中国佛教八宗之祖。其译经和佛学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一生淡泊名利、利人忘我,忍辱负重,染而不尘,为普天大众弘法利生集英。始建于1600多年前东晋后凉的鸠摩罗什寺,寄托了人们对这位佛教史上伟大翻译家的纪念和缅怀。今年是鸠摩罗什诞辰1680年。2024年6月,新疆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文联提议由河南省援疆干部、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河南电视台梨园春金奖擂主、现任阿克苏地区戏曲家协会主席的王光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委、行署、和宣传部、文联领导和支持下,凭借真诚的文化润疆情怀,运用广泛的艺术资源,发挥专业特长,挖掘各方创作潜力,组织创作并推出一部以弘扬高僧鸠摩罗什大爱无疆道德品质及奉献精神的大剧。 《塔铃悠悠》剧组牵头人王光姣(中)与编剧之一、执笔人李道畅(左)等在研讨剧本框架 接到任务以后,王光姣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立即邀请河南省有大爱情怀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河南省知名编剧、导演、作曲李洪喜、陈国立、李道畅等组成创作集体,经一个多月的挖掘、讨论、思考、潜心研究,开始了豫剧音乐剧《塔铃悠悠》(暂定名)创作的辛勤跋涉之路。这部正在进行创作的剧目,将用豫剧音乐剧的方法,鲜活的再现1600多年前的新疆库车“龟兹佛都”及甘肃凉州鸠摩罗什寺、长安草堂寺等佛事兴隆的文化盛事,再现鸠摩罗什这位比唐僧西域取经还早200多年的中国佛经第一翻译大家的智者风采和“龟兹乐都”那大漠西域独有的民族风情浓郁的乐舞。将整部剧目打造成具有强烈时代气息、浓郁民族风格、鲜明地域特色、崇高大爱精神、有影响力的豫剧音乐剧,是创作集体的共同目标。 《塔铃悠悠》编剧之一、执笔人李道畅(左一)连夜上报有关材料 在剧目创作中,剧组的牵头人王光姣,是一位有大爱情怀的青年艺术家。在时间紧、任务急的情况下,她忘记了儿女的学业和生活照顾,深入鸠摩罗什当年生活的地方,走访僧侣老者,翻看历史资料,征询各方意见,不避艰苦、飞越天山四处奔波。身在北京的导演陈国立,推去了其他创作任务,专心致志走进创作环境,走进鸠摩罗什当年的生活环境,写下密密麻麻的创作构想和导演阐述。编剧之一的李道畅,接受这个神圣而艰巨的剧本创作任务后,自我加压,挤时间往前赶,双休日、节假日也要到办公室加班“爬格子”。8月18号是星期天,也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规定的项目申报网上平台截稿时间。王光姣和众创作人员为完成申报作品所需的剧本框架(约4500字),从早晨7点到办公室,一直忙到晚上7:55,中午只喝下一杯牛奶,又投入紧张的创作环节,抢在新疆有关部门网上平台晚8:00申报截止之前,在截稿关闭平台的前5分钟完成了任务。王光姣主席忍不住感言:有这样有情怀的艺术家,有这样既有大爱又有孝心的作家通力合作,一定会在新时代舞台上,推出鸠摩罗什这样一位闪烁人间大爱精神的圣僧。(李鸣升 张亚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