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个文化指导员走进乡村加盟62个乡村文化合作社 走进7月,走进新蔡县火红的“我的歌.献给党乡村文化节”,130万父老乡亲用满腔激情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双创实践拉开大幕。乡村文化合作社“四季村晚”暨第三届大庄龙舟文化节、第二届端午民俗文化节分别在大庄村春江湖、戚楼村莲花湖畔举办,361个乡村锣鼓、腰鼓、盘鼓齐鸣,百家秧歌、杂技、戏曲团队擂台火爆,千支唢呐、胡琴、古乐喜气洋洋。就在62个乡村文化合作社921名社员的文创展示和文创产品展示里,81位来自北京、郑州、驻马店市的省市级文研机构、创意机构、文化项目运营设计师、咨询师、文艺家、理论家、表演艺术家、本县各类非遗传承人、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者及10个文艺社团,从新蔡县委副书记桂兆权手中接过新蔡县人民政府的聘任书,正式就任“新蔡县乡村文化合作社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自此与百万父老乡亲一起,迈开为新蔡县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劲文动力的坚定步伐。 新蔡县,是个底蕴深厚、人文荟萃的千年古县。4000多年建城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让这里历史文化与红色基因相映生辉,新时代文化双创实践与文旅融合同谱新篇。近年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优秀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优秀传统文化怎样在创造性转化中呼应时代的召唤?农耕文明怎样在创新发展中呼应人民的需要?新蔡县文化旅游部门立足实际,组织6个调研小组,到基层考察分析,清醒的看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有文化、懂文化的年轻人离开农村,到城市谋求发展;而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农村急需的文化专业技术人才、创造转化和管理人才,尤其是乡村具有文创能力的创意人才十分稀缺。乡村文创人才短缺、农民参与文化赋能度低、文化双创氛围不浓等薄弱环节,乡村文化双创中“缺创意、缺设计、缺人才、缺引领”的短板制约了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做好“文化+”文章,做特优势、做优长板,推动文旅融合,新蔡县推出“文化合作社+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进基层”的文化发展模式,四策并举,把新蔡县优秀文化底蕴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为乡村振兴插上“文化翅膀”。 一是下发《 新蔡县‘乡村文化合作社’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选聘、使用、奖惩制度》、《新蔡县关于加强群众文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工作的通知》,围绕引、请、聘、用、管等关键环节,从放开选聘、明确任务、考核研判、工作保障等方面规范选聘、考核、评价、管理,为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基本遵循,建起乡村文化合作社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制度,为乡村振兴文化赋能。 二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县文旅部门工作组,走进北京、郑州、驻马店市的国家级、省市级文艺单位、文研机构、创意机构及文化项目运营公司,借船出海、借智发力,商请一批热心乡村文化事业的文艺家、理论家、表演艺术家、设计师、咨询师到新蔡县乡村文化振兴第一线,担任乡村文化合作社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通过外联内引、搭建面向新蔡县农村的艺术家、设计师、文创专门家人才供需大平台。组织“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供需对接开展乡村文化项目筹划、文化创新辅导、文化创意实施、文化品牌打造等文化双创引领服务,提升新时代乡村文化供给与新时代市场需求、新农村群众需求有效对接。 三是、按照“走下去请上来”的思路,大力挖掘培育本土乡村文创人才队伍。有计划、分类分层选拔、认定、培养一批本县各类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者及团队,选拔、扶持一批扎根群众的文化能人、传承人、带头人、返乡新文化人,发现一批在文艺、非遗、特色产业、创造创新等方面有“一技之长、一门绝活、一项爱好”的乡村民间艺术人才,组成本土乡村文创人才方阵,实施一村一名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配置,实现“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文化双创活动”的服务岗位、责任、业绩网格化管理。构建起以村文化合作社为基本工作的文化单元,发挥他们在乡村文化队伍中的示范带动和骨干作用,提升农村自身文化生产转化与创新供给能力。 四是统筹调配、盘活运用全县乡村文化创新人才队伍。新蔡县对“乡村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采用驻村与村外服务、线上与线下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帮扶、指导参与,对文化合作社所在村庄的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文创项目挖掘创造、文创方案评估设计、政策法规咨询、文创运营管理咨询等方面,从活化文化因子的角度为乡村一线提供指导帮扶、咨询协调和审核把关等帮助支持;为充实基层乡村文创力量聚智慧、补短板、办实事。实现县域内乡村文化“队伍有能力、资源能共享、人员互联通、服务齐联动”;进而,引导乡村文化合作社与省市文化创意企业、设计平台、文创工作室及文创设计师向乡村拓展文创业务、落地经营,为乡村文化合作社和各类乡村文化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提供创意设计服务,提升乡村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运营水平。 在稳步实施、不断推进上述四项措施的同时,新蔡县乡村文化合作社“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迈开“深入基层聚开发、走进田间搞培训、激活文化因子写新篇”的步伐,加快推动乡村文化团体的提档升级,稳步建起“品质优、能力强、乐奉献、兴文创”的62个乡村文化合作社;为农村发展带来文化双创的新观念和新动力,成为新蔡县加快推进文化双创实践活动的开拓者、引领者、探索者、示范者。“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逐步担起乡村文化“创造转化辅导员”“创新发展领航员”“文化赋能实践员”的三副重任。 ——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积极推进文化为民,用优秀文化的源泉去浇灌乡村繁荣的新田。在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带动下,新蔡县唢呐大赛、灯谜活动、书法美术年展目不暇接,全民艺术普及周系列活动、雕塑作品展、舞蹈骨干培训、民间艺术骨干培训、非遗展示展演接连不断,农民丰收生姜节、首届辣椒节、高粱酒文化节、全省曲艺周轮番登场。与此同时62支乡村文化合作社引领本县420多支民间艺术团队先后开展“送戏进乡村”演出4856场、“送戏敬老”311场、城市广场公益演出361场、送电影下乡11806场。丰富多彩的文化为民活动,使平凡的乡村生活有了新的“文化亮色”,广大乡村增添了诗意和浪漫,充满了活力、魅力,极大的提升了百姓文明素质。河坞乡11支乡村文化合作社,扎实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以优秀村风、民俗、习惯普及为重点,大力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多措并举营造文明幸福浓厚氛围,广泛开展“身边好人”“星级文明户”和“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最大限度地盘活了基层文化活动资源,最大程度地激发了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河坞乡成为全县优秀乡风建设先进单位。 ——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指导携手开动“明德直通车”,厚植文化优势,把文化“种”进人心。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以明德引领社会风尚”的指示,引领健康文明社会新风尚,由文化馆长王东方、志愿服务工作室主任李剑等26位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参与,以营造践行初心、勇担社会使命、传递人间真情、弘扬社会正能量为基本任务的新蔡县乡村文化服务项目“明德直通车”开始运行。这列“直通车”,以30多支乡村文化合作社及743个基层文化志愿服务队伍为抓手,本着“把舞台交给群众,把话筒送给百姓”的服务理念,把送文化变为种文化、创文化,根据群众文化需求,“明德大讲堂”、“云端明德直通车”、“明德故事会”在不断创新中开进城乡、社区、企业、学校、敬老院、特殊人群,开进乡村田间地头、文化广场,活动遍及全县24个乡镇(街道)280多个村委,演出达320多场。原《新蔡新闻》、《驻马店新闻联播》播音员、文化馆员李玲娜,成为“国学朗诵文化合作社”的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之后,通过明德直通车开进学校演出的机会,辅导学生开展国学朗诵80余场,带动120名师生登台朗诵国学经典,培养带动妈妈群体60多人,2.4万名乡村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诵读的魅力。先进文化的传承,文化精品的传播,为“文化振兴之树”送去源源不断的活水,为乡村振兴提供最厚重最持久的精神支撑。 ——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引领民间艺术创新发展,培大育强 文化产业“插柳成荫”。新蔡县有136个民间杂技演艺团队,3800多名演技人员。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聘请在杂技演艺专业有着专业绝活的徐咏威为杂技文化合作社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徐咏威担起文化创新发展的使命,坚持在向外向观众把准需要的同时,向内向里精益求精开展创造性转化提升。他充分挖掘民间杂技艺术的资源优势,带领杂技文化合作社瞄准新时代观众审美需求,不断对现有的杂技节目提档升级。经一番创造性发展,成功实现“冰上杂技”新的传承、保护和发扬光大。新蔡县《冰上跳绳》《冰上高跷》《冰上舞流星》一批杂技精品节目推出,累计赴海外演出320多场次,相继获得俄罗斯国际马戏节金奖、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文华奖、全国杂技展演优秀奖,进而实现创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冰上杂技)的飞跃。杂技文化合作社不忘使命,经常参与公益性文艺演出。当他们带着空中飞人、柔术等14个精彩纷呈的杂技表演,来到涧头乡免费给村民们时。赢得人山人海的村民们大呼过瘾,村民们一次次为家门口的精彩的表演拍手叫好。 ——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凝聚“文化强动力”,让农耕文化转化创新为新时代先进文创品牌。在新蔡县离县城十五公里的李桥回族镇,有一个石庄华周生态园。“生态园文化合作社”在谋划发展特色种植、农耕旅游、耕读研学产业过程中,先后走来原沈阳军区雷锋团第23任政治处主任毛立功和《雷锋》杂志社总编辑陶克。这两位对“雷锋”情有独钟、对新时代传承弘扬雷锋精神有着独到研究和见解的“学习宣传专家”,应邀担任华周生态园文化合作社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这两位文化指导员(荣誉社长)为华周乡村文化合作社继承、活化雷锋精神,把红色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很快,一个集弘扬新时代雷锋精神、国防教育研学与拓展实践、农产品采摘、亲子游玩、农家乐为一体的多功能生态园,出现在新蔡县父老乡亲面前。红色记忆馆游人如织,独特的雷锋文化长廊更是排起长队,成为新蔡网红打卡地。参观的群众议论纷纷“真想不到,天天学雷锋,雷锋叔叔现在来到我们身边”。石庄村雷锋精神文化园发展成为有固定员工50多人、为周围村民提供就业岗位310多个的大型农业合作社,被新蔡县授予国防教育基地和学雷锋教育实践基地。目前,园区累计接待青少年11.6万人次,各类社会团体6.3万人次,开展各类宣讲和交流活动360余场。而今,打开新蔡县文化双创蓝图,既可以看到厚重历史文化老树萌新枝的坚韧,更可见新时代文化创造性转化、欣欣向荣的发展之势。361个村庄更加注重对本地传统文化的保护,更加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的有机融合,承载传统风貌韵味的村庄焕发着生机与活力。而今,亦文亦旅的大庄村新民居每天接待着远方的客人,远近闻名的聂家酱通过网络电商传遍大江南北,六千年历史的龟鹿胶成为驰名中外的养生佳品,顿岗油膜独特的香味芬芳着着百万新蔡群众的生活。新蔡县文广旅局局长李建伟深有感触的说:对优秀乡村传统文化而言,只有进行创造性转化,传统文化才能和现代文明有机交融,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对乡村文化团队来说,只有立足传统文化沃土,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村风培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工作中,守正创新,才能为现代文明发展奠定深厚的社会基础和文化根基,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乡村振兴中绽放新光彩。 今日新蔡,底蕴厚重、动能澎湃。绚丽多彩的LED天幕表演、新潮走心的国学故事传播、浪漫炫目的杂技组合不断上演;文庙大成殿孔子青铜像、关津渡口子路问津处、葛陵故城、城北大街辛亥革命烈士祠、佛阁寺镇刘邓大军渡河处已成为网红打卡地……新蔡正在聚力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创造属于百万乡亲的新时代新文化,让多元化、多样化的新时代乡村文化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文动力,促进经济社会在延续文化血脉中高质量发展。(李道畅 颉丰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