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微 2022年国内外形势跌宕起伏,叠加疫情反复、经济承压。面对营商环境的复杂多变,诸多企业实属不易,4月21日晚间,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盘龙药业”)发布了2022年年度报告,财报显示盘龙药业营收、净利双双增长!盘龙药业为何能迎风向上,成长之源究竟是什么? 公开资料显示,盘龙药业是集药材规范化种植、药品生产、研发、销售和医药物流为核心产业的现代高新技术企业,还是国内骨科风湿性疾病中成药领域领先企业。 业绩多年保持增长 盘龙药业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其实现营业收入974293135.4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9.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1163536.29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8.58%,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1150350.00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05%。不仅仅是去年,放在更长的时间段来看,盘龙药业的业绩都值得称赞。从2017年上市以来,盘龙药业的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一直持续增长。截至目前,在中药行业中,实现净利润六年增长的上市公司只有7家,盘龙药业位列其中,且其六年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21.33%,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6.96%。 业绩多年保持增长的同时,盘龙药业还积极回报股东,此次年度报告发布同时,盘龙药业还发布了2022年的分红预案,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人民币2.00元(含税),合计派发现金股利1938.56万元(含税),本年度拟分配的现金红利总额与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之比为19.16%。自上市以来,盘龙药业已经连着六年进行现金分红,每10股股利由1元提升到2元实现翻倍,续回馈投资者。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0月盘龙药业发布定增预案,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3.02亿元,用于中药配方颗粒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高壁垒透皮给药系统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中药配方颗粒对传统中药饮片具有一定替代效应,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新兴的中药配方颗粒市场规模占比较小,但呈增长趋势,在中药饮片中渗透率逐渐提升。该项目建成投产以后,将为盘龙药业新增一项收入来源,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降低对单一产品依赖的风险,并为公司后续的新药研发提供潜在的产品和技术储备。据了解,盘龙药业已收到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受理陕西盘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申请文件的通知》,定增流程正有序推进中。 道地药材产好药 截至目前,盘龙药业生产范围包含19个剂型、74个药品生产批准文号,1个保健食品和1个保健用品,以“盘龙七片”为主导,拥有4个独家品种:盘龙七片、盘龙七药酒、金茵利胆胶囊和克比热提片,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方醋酸棉酚片、醋酸棉酚原料药。 主导品种盘龙七片是我国著名风湿骨伤专家、曾受到周恩来总理两次亲切接见的王家成老先生所献祖传秘方,经现代科学工艺精制而成,是全国独家专利、医保甲类品种,曾入选中药保护品种,同时也是“秦药”品种优势中成药、陕西省名牌产品。根据“中国七药”、“引经药”理论,盘龙七片精选二十九味中药材科学配伍而成,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除湿、消肿止痛之效,临床可广泛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膝骨关节炎、腰肌劳损、骨折及软组织损伤等病症所表现的疼痛、肿胀、麻木、活动受限均有显著疗效。同时,盘龙七片首篇 SCI 论文于 2022 年在《Phytomedicine》期刊成功发表,影响因子 6.656,结论证实盘龙七片明显缓解 OA 的软骨下骨破坏,新研究发现其不仅可以抗炎镇痛,还能抑制软骨下骨的软骨退变和异常骨重塑。 对中药而言,药材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药品的质量。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是中华民族的祖脉和中华文化的重要象征,地域四季分明,四时温润,花木生宜,植被争暄,珍草遍地。自古秦岭无闲草,素有“天然中药宝库”之称,公司所在的柞水县地处秦岭南麓,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植物药材资源的丰富多样性。盘龙药业立足秦巴山区,依得天独厚的中药材资源优势,积极布局“陕西七药”和特色“秦药”GAP 种植基地,搭建了道地药材溯源体系数字平台,让“七药”走上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转型升级之路。盘龙七片组方中除使用了盘龙七、羊角七、青蛙七、老鼠七、白毛七、扣子七、竹根七等七味中国七药外,还有其他十余味生长在秦岭海拔1800米以上高寒地带的特色道地药材,做到了“药材好,药才好”,真正从源头上保证了药品质量。这也让盘龙七片在市场上名声鹊起,2021年和2022年H1,在我国城市及县级公立医院骨骼肌肉系统风湿性疾病领域中成药市场中,盘龙七片在市场份额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6.89%。 产业迎来新机遇 中药产业是我国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也是代表我国最重要的民族产业之一。我国政府一直在大力扶持中药产业,加上中药拥有广阔的群众基础,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之势。党的二十大报告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专门强调“促进中医传承创新发展”,这些将对医疗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意义,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历史发展新机遇。 目前全国中医医院达5482家,中医诊所超过2.6万个,98%以上的社区和乡镇医疗卫生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近90%的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中医临床科室。随着国对中医药行业利好政策不断的出台以及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逐步提升,医疗保健市场需求的逐步升级,逐渐由“治疗”需求向“预防”需求转化,中医药产业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时期。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慢病用药市场需求也逐步加大。预计到 2050 年,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超过 30%据统计。同时依据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患有慢性病老年人超过 1.9 亿,失能和部分失能老年人约4000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建设,2025年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的比例达到60%以上。老年医学科的设立对于盘龙药业骨骼肌肉系统用药的市场发展具备利好,如类风湿关节炎在我国的发病率为 0.28%~0.4%;骨关节炎以中老年患者多发,40岁人群的患病率为 10%~17%,60 岁以上的人群中患病率可达50%,75岁的人群则达 80%,该病的致残率可高达53%;因此,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用药盘龙七片在市场终端具备较大的竞争力。此外,盘龙药业近两年增速较快的产品骨松宝片治疗骨折骨痛,预防骨质疏松,适宜慢性骨病患者长期服用,相关产品也将伴随未来市场的需求进一步增长。 “一体两翼”全产业链布局 除了深耕原有领域,近年来,盘龙药业还延展儿科、妇科、肝胆科等十二大功能类别的强大产品集群,同时全面进军医药大健康产业,推出了覆盖口腔健康、功能食品、洗护用品及医疗器械等大健康产品,阶段性延长企业产业链,提升了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 “一体两翼”是盘龙药业一直以来的发展战略,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把“补链强链”作为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先后申请承担了科技部现代化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野生抚育十万亩华中五味子产业化示范基地项目”和“陕南贫困山区特色产业生态改善科技惠民示范工程项目”。截至目前,盘龙药业已实现前端药源自给自足的需求,并在原盘龙医药研究所、风湿与肿瘤研发中心以及企业技术中心等基础上,成功整合了研发资源成立了“盘龙医药研究院”,确立了“仿创结合,把握前沿”的研发思路,让公司的产品开发步入了快车道。 同时,已有的药品基础上,盘龙药业还实现了盘龙七系列牙膏、盘龙牌补水面膜、黄芪茯茶以及葛黄面等大健康系列产品的开发并成功上市销售,深受消费者喜爱。而且,盘龙药业全资子公司医药股份和控股子公司博华医药均通过国家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认证,获得了药品配送经销权,基本实现了陕西药品、器械配送网络全覆盖,体量进一步增大,从而形成了集“种、研、产、供、销”为一体的产业链布局,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公司做大、做强、做久打下了坚实基础。 未来,盘龙药业将持续深耕制药主业,发力于商业、康养两翼,加快中药现代化建设步伐,迈步在创新型慢病阵痛赛道上,持续推进项目布局,寻求创新突破,牌建设,提升品牌形象及影响力。除此之外,积极推进创新升级,努力做强现代中药、创新制剂,进军生物、生化医药领域,拥抱“互联网+医康养”赛道,加速推进大健康及电商产业布局。推进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品牌创新,打造业绩增长新引擎,努力实现规模效应,推动盘龙药业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