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冯微 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际复材”)将于近日首发上会。公开资料显示,国际复材是一家以研发、生产、销售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为核心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要产品为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广泛应用于风电叶片、汽车制造、轨道交通、电子通信、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工业管罐、航空航天等领域。 国际复材股东身背对赌协议,且受政策和海外市场影响较大,这些都为其未来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股东身背对赌协议 成立于1991年的重庆复材由重庆市玻纤厂、PC国际、玻璃原丝公司、鲍里斯出资设立。到2017年12 月,公司控股股东云天化集团分别与中国信达、建信投资及云南云熹签署《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之补充协议》(以下简称“《补充协议》”),其中约定了股权回购及效力终止与恢复条款等。 2021年4月,建信投资、云南云熹与云天化集团签署《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之补充协议三》,将《补充协议》中触发回购的事项进行重新约定,修改为如果公司未能在2021年6月30日前就上市取得中国证监会或深交所或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申报材料受理文件,则建信投资、云南云熹有权要求云天化集团回购其所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2021年5月,中国信达与云天化集团签署《重庆国际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增资协议之补充协议三》,若公司未能于2021年12月31日前就上市取得中国证监会出具的申报材料受理文件,则中国信达有权要求云天化集团回购其所持有的公司全部或部分股权。 根据中国信达与云天化集团约定,2021年12月31日前中国信达有权因任何原因要求云天化集团回购中国信达届时持有的公司全部或者部分股权。根据《补充协议》的约定,上述回购条款将在公司为上市聘请的保荐机构或财务顾问要求的时间且不晚于公司提交上市申请时自动终止效力。在未来可能的公司上市完成后,除非适用法律另有规定或政府部门另有要求外,该回购条款的限制不再适用。如果公司上市申请被受理后,由于任何原因公司收到终止审查通知书或类似效力的文件,则回购条款的效力自动恢复,该等条款在恢复效力后对其停止执行期间具有追溯力。 简言之,国际复材的控股股东眼下存在回购中国信达、建信投资、云南云熹持有的公司股权的风险。 境外市场风险大 国际复材部分产品出口到境外市场。但是,贸易保护主义影响之下,让国际复材的境外销售受到负面影响。 近几年,包括欧盟、印度、土耳其、美国在内的境外国家(地区)对原产于中国境内的玻纤及其制品征收反倾销税、反补贴税,亦或采取其他贸易保护措施。报告期内,国际复材就经历过2019年欧盟对于中国玻璃纤维织物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已结案)、2019年欧盟对于巴林玻璃纤维纱产品的反倾销调查(已撤案)、2020年印度对于巴林玻璃纤维纱产品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已终止)、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等,同时欧盟于2022年2月裁决认为宏发摩洛哥出口欧盟的玻纤织物构成规避双反措施的情形。鉴于国际复材的玻纤产品面向全球市场,如果未来境外国家或地区加大贸易保护措施,将会直接削弱其产品在境外的竞争优势,对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更关键的是,国际复材在巴林、巴西拥有玻璃纤维生产基地,在美国、摩洛哥还有风电多轴向织物生产基地,在美国、欧洲等国家或地区拥有销售子公司。也就是说,以上任何国家或地区发生不确定性变动,都会让国际复材面临境外经营环境变化的风险,包括但不限于业务所在国家及地区的政局动荡、战争、动乱、敌对状态、对华政策变化,以及法律、税收政策变化、社会价值文化差异、经济下行导致的境外管理和经营不利影响等带来的风险。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国际复材的境外销售主要采用美元、巴西雷亚尔、欧元结算,且持有较大金额的外币净资产,受外币汇率波动影响较大。招股书数据显示,2019年,国际复材汇兑收益为3937.88万元,2020年度和2021年度公司汇兑损失为9320.89万元和 10599.07万元,波动较大。未来,如果人民币兑外币汇率水平发生较大波动,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际复材的经营业绩。 产业政策变化暗藏危机 招股书内容显示,此次IPO,国际复材拟募集资金24.82亿元,用于“年产15万吨ECT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F10B年产15万吨高性能玻纤生产线冷修技改项目”“高性能电子级玻璃纤维产品改造升级技术改造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年产15万吨ECT玻璃纤维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拟使用募资高达13.67亿元。 在国际复材所处的行业,国家相关产业政策影响较大。从目前对玻纤行业的导向来看,国家已经采取了限制和淘汰球窑生产线、代铂坩埚拉丝生产线、陶土坩埚拉丝生产线产能等相关政策,并逐步引导玻纤行业向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发展,鼓励超细、高强高模、耐碱、低介电、高硅氧、可降解、异形截面等高性能玻璃纤维及玻纤制品发展的产业政策。据了解,截至目前,国际复材主要采用大型池窑拉丝生产线,生产经营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但是,一旦未来国家对相关产业政策进行调整,国际复材没有能够做出积极有效地应对,那么其生产经营将会受到不利影响。 行业政策之外,国际复材未来下游市场的需求也存在一定不确定性。近几年,得益于下游轨道交通、汽车轻量化、电子通信等行业的稳定增长,对高性能玻纤及其制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但是,如果未来下游行业受到宏观环境、产业政策等因素影响导致景气度下降,那么,国际复材的产品需求就会随之下降。退一步讲,即使需求不会下降,甚至随着相关产品应用的广泛需求增加,这也会促使行业内企业不断扩充产线,扩大产能,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产能过剩。彼时,国际复材募资扩产的项目也开始发挥作用,能不能及时消化还是疑问。 综上,国际复材无论是境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存在不确定性,前途难言乐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