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讯 浚县小河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放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突出位置,坚持党建引领,结合正在开展的灾后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暨全镇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拿出过硬手段、实施过硬措施,着力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确保早日恢复干净、整洁、卫生、有序的生产生活秩序。 “党建+区域共管”,激发内生力量聚合力。一是以“支部总抓、党群共管、分级治理、奖惩结合”为总思路,推行党群划区域共管模式。62个村均成立人居环境整治小组,村支部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积极组织村“两委”干部、包村干部、党员群众开展改善提升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大行动。二是充分发挥村“两委”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将村内区域按主要街道划片设组,由村“两委”干部担任街道组长,党员担任各街道内不同片区的小组长,片区内群众实行“门前三包”,共同开展村庄环境治理,形成环境卫生上下联动的有力格局。三是定期在全村内通报各街道、各片区和各农户分包区域的卫生清洁情况,以群众之间相互监督、评优奖励、树立典型示范带动等方式增强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参与改善提升人居环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党建+示范带动”,引导党员模范树先锋。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在农村环境整治过程中的的模范带头作用,结合每月5日主题党日活动,由镇、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一起参与清理村内生活垃圾和倒伏树木、拆除私拉围挡和倒塌房屋、整修残垣断壁,以实际行动做好镇村环境的保洁工,让党员干部成为群众心目中的“卫生标兵”。该镇村庄清洁行动秋冬战役全面打响以来,全镇共出动人员2200余人,调配、租用大型钩机、铲车、垃圾运输车等重型工程机械210余辆,清运垃圾11000余方,清理倒伏树木2500余棵,拆除私拉围挡50余处,整修残垣断壁310余处,有力改善了农村灾后人居环境“脏、乱、差”的现状。 “党建+宣传引导”,弘扬绿色理念入人心。一是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六改一增一树”“五净一规范”、户厕改造、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清理长效机制等改善提升村容户貌内容写进村规民约中,充分发挥“一约四会”的制度约束性,鼓励引导群众讲文明、改陋习、树新风。二是积极利用各村“大喇叭”、“云广播”、微信、抖音等媒介,广泛宣传各类农村清洁卫生知识,做到农村清洁卫生知识入脑入心,引导村民自觉参与到村内人居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三是全镇410余名市、县结对帮扶干部利用入户走访机会,对脱贫群众、监测对象开展好农村清洁卫生知识宣传,帮助他们清洁庭院、规整农具,着力改善他们生产生活干净、整洁、卫生的新面貌,提振他们过上高质量生活的“精气神”。 “党建+长效机制”,着眼长远发展建机制。一是成立镇改善提升人居环境督查指导“专班”,分为2个小组,分别由镇人大主席、镇纪检书记担任组长,镇纪检监察办、村镇办、乡村振兴办工作人员担任成员,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不间断进村入户明察暗访,对上级督查检查发现交办的问题办理情况进行查验;对新发现问题当日交办,限期整改;适时进行“回头看”,对整改不力的进行严肃问责处理。截至目前,全镇共交办问题84件,已整改完毕68件,其余正在积极整改。二是加大奖惩力度,对改善人居环境成绩显著的村给予奖励,对效果较差的村予以通报批评,并与年终考核成绩挂钩,充分调动各村开展改善提升人居环境工作的积极性。三是在永定线、大海线沿线和进村通道等重要节点搭建装备式围墙、栽植竹子等绿化树木。截至目前,全镇共搭建装备式围墙330余米,栽植竹子8200余棵,美化了沿路风景,提高了生活乐趣。(小河镇) |